微信搜索点学英语(公众号),阅读功能更强大!
(注:我们只有小程序,没有APP。)
常识 (Common Sense)
作者: 托马斯·潘恩 [美国] (Thomas Paine)
本书主要介绍了一些当时社会上的常识,揭露和批判了英国的黑暗与压迫本质,促进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本书是一本小册子。不过,页码之轻掩盖不住思想之重,书中承载的思想内涵着实惊人,丝毫不逊色于动辄洋洋万言的民主宣言。且不说里面“人人平等”的理念如何具有前瞻性(他首次提出“解放黑奴”的观点,直到87年后林肯的《废奴宣言》才将之落到了实处),单单是他对专制王权的深入剖析,就一次次地敲打着陶醉在“英国梦”里沾沾自喜的北美英国人。
分类:其它, 难度:大学, 长度:短篇, 语言:双语
卡斯特桥市长 (The Mayor of Casterbridge)
作者: 托马斯·哈代 [英国] (Thomas Hardy)
主人公亨查德原是个打草工,因醉酒将妻女出卖,事后追悔莫及,从此滴酒不沾,发奋致富,二十年后当上了卡斯特桥市长。后来,妻女回到了他的身边,发誓要补偿妻女幸福的亨查德原本以为可以过上团圆幸福的生活,但灾难却接踵而至。由于刚愎、偏执,他与原来的助手兼合伙人唐纳德·法弗瑞闹翻,并在与法弗瑞的竞争中陷于破产,市长的职位被法夫瑞占有,当年出卖妻女的丑闻也张扬开去,而唯一令他感到慰藉的女儿伊丽莎白—简竟然是妻子与他人生的女儿。亨查德身败名裂,众叛亲离,最后在一所小屋里孤独凄惨地死去。
分类:其它, 难度:大学, 长度:长篇, 语言:双语
马克吐温小说集 (Mark Twain Stories)
作者: 马克·吐温 [美国] (Mark Twain)
由于巧妙的策划、丰富的创造力、令人难忘的人物,以及出色地捕捉美国演讲生动节奏的语言,没有一位美国作家能与马克·吐温相提并论。这部无与伦比的选集涵盖了唐恩独特的纱线旋转的整个跨度,从他早期的广泛喜剧到他后期的尖刻讽刺。
分类:其它, 难度:大学, 长度:短篇, 语言:双语
屠场 (The Jungle)
作者: 厄普顿·辛克莱 [美国] (Upton Sinclair)
该书描写了一个立陶宛移民家庭--尤吉斯一家的悲惨遭遇。他们满怀憧憬从家乡来到美国寻梦,在芝加哥屠场区找到工作,以为美好生活将从此开始。不料灾难接踵而至,先是尤吉斯工伤失业,接着妻子奥娜被工头奸污,尤吉斯怒打工头而入狱,随后妻子难产死亡,幼小的儿子淹死。亲朋好友中男的流落街头,女的被逼为娼,美国梦演变为可怕的梦魇。更悲哀的是,这个万恶的资本主义机器不仅害得他家破人亡,更毒害了他的心灵。他自暴自弃,干起合伙抢劫的勾当,甚至还在屠场罢工时当上了工贼。所幸的是,在风起云涌的社会主义运动中,尤吉斯终于找到了人生的奋斗目标,他的阶级觉悟被唤醒。小说结尾时,他深信社会主义是唯一的出路,而这也正是辛克莱的信仰。
分类:其它, 难度:大学, 长度:长篇, 语言:双语
乔治桑的生活与创作 (George Sand: Some Aspects of Her Life and Writings)
作者: 勒内·杜米克 [法国] (René Doumic)
本书详细介绍了乔治·桑的生平,她的生活经历、创作历程以及思想,是一本不可不读的关于乔治·桑的传记作品。
分类:其它, 难度:大学, 长度:长篇, 语言:双语
悲惨世界 (Les Misérables)
作者: 维克多·雨果 [法国] (Victor Hugo)
内容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土伦苦刑犯冉·阿让(Jean Valjean)的个人经历,融进了法国的历史、革命、战争、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该作多次被改编演绎成影视作品。
分类:其它, 难度:大学, 长度:长篇, 语言:双语
玛丽亚: 女人的受罪 (Maria; Or, The Wrongs of Woman)
作者: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英国] (Mary Wollstonecraft)
本书是沃斯通克拉夫特的一部未完成的遗作,并通常被认为是她最彻底的女权主义作品,整部小说围绕着一位被其丈夫关在精神病院的女性展开;与前作的《玛丽》一样,玛丽亚也在婚姻之外寻求满足,与一位同室的伙伴展开了一段爱情,还同一位照顾她的人建立了友谊。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小说都没有描写美满的婚姻,但她在《女权辩护》中提到了这种婚姻关系。女性之间的友谊是沃斯通克拉夫特小说的中心。在《玛丽亚》中,玛丽亚与在精神病院照顾她起居的女仆Jemima建立了友情,这在历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这段上下阶层女性结成的友谊是女权主义文学史上的第一次。
分类:其它, 难度:大学, 长度:中篇, 语言:双语
西伦·韦尔的堕落 (The Damnation of Theron Ware)
作者: 哈罗德·弗里德里克 [美国] (Harold Frederic)
该书讲述了一个年轻牧师一步步丧失信仰,逐渐堕落的故事,反映了20世纪美国人宗教信仰的特点,揭露了小城镇中知识和艺术文化的压抑状态。这本书出版于1896年,被认为是一部经典之作,尽管公众并不广为人知。【内容简介】塞隆·威尔是一位住在纽约州北部的牧师。几次经历让他质疑自己作为牧师的角色和对上帝的信仰。通过他与几个城镇的交往,人们分析了他的信仰。他会成为一名更好的部长,还是会倒退?
分类:其它, 难度:大学, 长度:长篇, 语言:双语
天路历程 (The Pilgrim's Progress from this world to that which is to come)
作者: 约翰·班扬 [英国] (John Bunyan)
书中的叙述者在梦中看到一个叫做“基督徒”的人正在读一本书,知道了自己居住的城市将遭天火焚毁,惊恐不已。这时一个叫“传道者”的人指点他必须逃离自己的故乡,前往天国。基督徒背负着世界的重担,从此踏上了艰难而勇敢的历程,为自己、也为他人寻找救赎。下卷写的是基督徒的妻子“女基督徒”和孩子们在一个叫做“无畏”的人的指引下,前往天堂的朝圣过程。这两个旅程目的及过程基本相似,都是经历各种艰难险阻,最终获得灵魂拯救。但也有不同处,第一部侧重基督徒作为真理的追寻者单独面对神圣的心路旅程,而第二部则侧重于基督徒作为爱的联合体共同追求天国目标的团体生活。其团体囊括了各种类型的基督徒,他们妇孺老幼都有,信心大小不一,胆量力量各异,但在各种境遇中彼此相爱劝勉,彼此扶持担待,并在天路上一同成长。尤如一个满携着爱的家庭,没有竞争、求胜,都是和谐、秩序、体谅、担待和包容。
分类:其它, 难度:大学, 长度:长篇, 语言:双语
回到正统 (Orthodoxy)
作者: 吉尔伯特·基思·切斯特顿 [英国] (Gilbert Keith Chesterton)
本书被公认为基督教的护教经典。作者综合了哲学与宗教信仰的观点,对当时社会盛行的一些信念提出异议,一针见血地指出现代思潮的的错谬,在当时的文化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作者通过思想的探索发现,使徒信经所表达的正统信仰才是好哲学,是真正能满足人生需要的真理。本书幽默的笔触不单使人感受到思考的力量,更让人感受到思考的愉悦。
分类:其它, 难度:大学, 长度:长篇, 语言: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