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点学英语(公众号),阅读功能更强大!
(注:我们只有小程序,没有APP。)
神曲: 地狱篇 (Divine Comedy: Inferno)
作者: 但丁·阿利盖利 [意大利] (Dante Alighieri)
作者通过与地狱、炼狱以及天堂中各种著名人物的对话,反映出中古文化领域的成就和一些重大的问题,带有“百科全书”性质,从中也可隐约窥见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全诗为三部分:《地狱(Inferno)》《炼狱(Purgatorio)》和《天堂(Paradiso)》,以长诗的形式,叙述了但丁在“人生的中途”所做的一个梦,以此来谴责教会的统治,但仍然未摆脱基督教神学的观点。在这部长达一万四千余行的史诗中,但丁坚决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表达了执着地追求真理的思想,对欧洲后世的诗歌创作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分类:其它, 难度:大学, 长度:中篇, 语言:双语
人鼠之间 (Of Mice and Men)
作者: 约翰·斯坦贝克 [美国] (John Steinbeck)
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两个一贫如洗,却又相依为命的美国流动农业工人乔治和莱尼从怀揣梦想——追逐梦想——接近梦想——梦想破灭的悲惨故事。故事主人公莱尼是个大个子,像一头熊似的。虽属人类,可动物般的举止让人觉得他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白痴。在向经理介绍莱尼时,乔治夸他是顶呱呱的雇工,像公牛一样结实。在农场上拥有至高权威的头把手马车工——施琳也对莱尼的力大无比表示认可,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壮的汉子。逻辑上讲,在农场这样一个靠力气吃饭的工作环境里,莱尼拥有着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凭他的一身力气,加上乔治的精明能干,挣够用来购买理想中的那小块地的六百块钱应该只是时间问题。莱尼一身蛮力带给他和乔治的是接二连三的麻烦:一只小老鼠被他抚摸时,遭捏死;施琳送给他的小狗,被他过度用力爱抚致死。两次小动物的死亡并没有让莱尼反省和意识到他自己力大无比带给他的潜在威胁;第三次麻烦是莱尼出于自卫捏碎了农场主儿子顾利的手;莱尼最后一次闯祸是他拨弄农场主儿媳的头发,那柔软的长发,使他兴奋不已。莱尼的反应使农场主的儿媳害怕了,他笨拙地想阻止农场主儿媳的高声尖叫。莱尼使劲摇晃她,结果农场主儿媳的颈骨被摇断了。当巨人的力量和痴人的智慧聚首在一副躯体中时,也就是莱尼悲剧的开始。农场主的儿子扬言要对莱尼处以残酷的私刑,乔治为使莱尼免遭私刑的折磨,只得开枪打死了莱尼。故事揭示了在贫富分化、金钱至上的美国,劳动者的孤独是永恒的,劳动者之间的友谊是真挚的,而劳动者对幸福的期盼只能是一枕黄粱。
分类:其它, 难度:高中, 长度:中篇, 语言:双语
吹小号的天鹅 (The Trumpet of the Swan)
作者: 埃尔文·布鲁克斯·怀特 [美国] (Elwyn Brooks White)
一只生下来就发不出声音的哑天鹅。名为吹号天鹅却发不出声音,那麻烦就大了,等遇到了心爱的天鹅小姐,也无法像其它天鹅那样用洪亮的声音求爱。这小天鹅却没灰心,找到它的老朋友,一个牧场小孩子帮忙,让它进学校学会了读和写,脖子上挂着石板石笔回湖上来。可依然没有用,它看中的天鹅小姐不会读,看不懂它在石板上写的意思,飞走了。这回轮到天鹅爸爸想办法,它去城里撞破一家音乐商店的玻璃橱窗,给它叼来了一把小号。小号到底没有付钱,是偷来的,这又成了小天鹅的心事。它学会吹几个音符之后,脖子上除了挂石板石笔,又挂上了这个小号,随它那位小孩子老朋友到夏令营去担任吹号手挣钱还债。它在夏令营听到了许多优美音乐,还救了一个孩子,获得了一枚奖章。它把右趾蹼割开,这样就能够按小号的按键,吹奏出好听的曲子来。夏令营结束后,它先后到波士顿和费城去演奏小号,越吹越好,名闻全国,成了美国小号演奏家路易斯。这一来,它挣到了许多钱。也是无巧不成书,一场暴风雨把它心爱的那位天鹅小姐逼降在它寄居的费城动物园的湖上。吹号天鹅是种稀有动物,动物园准备剪掉天鹅小姐翅膀上的飞羽,让它永远留在动物园里。路易斯跟负责人谈判,让他放走天鹅小姐,答应在动物园需要时,它们把生下来要照料的小天鹅送给动物园。路易斯用它的小号声赢得了天鹅小姐的爱,带着它回到爸爸那里,把挣来的钱交给爸爸去还清小号欠款,然后带着新娘到它的出生地加拿大人迹罕至的沼泽地去生儿育女。吹号天鹅都是生在那里,然后飞到美国野生动物保护区生活的。当然,路易斯带着小儿女回美国的时候,一路上还会旧地重游,看看它那些老朋友。
分类:儿童, 难度:高中, 长度:中篇, 语言:双语
卡门 (Carmen)
作者: 普罗斯佩·梅里美 [法国] (Prosper Merimee)
这部作品讲述的是吉普赛女郎卡门从事走私的冒险经历。主人公卡门美艳动人,生性率真,敢作敢为,她引诱了士兵唐·何塞,致使他被军队开除,又诱使他与自己一同走私犯罪,后来卡门移情别恋,唐·何塞与她之间矛盾不断,直到她为此付出了生命。
分类:其它, 难度:大学, 长度:中篇, 语言:双语
巴巴拉少校 (Major Barbara)
作者: 乔治·伯纳德·萧 [爱尔兰] (George Bernard Shaw)
以救世军为题材,反映了贫富不均和劳资冲突等尖锐的社会问题。《巴巴拉少校》不仅抨击了社会上贫富悬殊等丑恶现象,还揭露了资本家培养工人贵族的阴险用心。资本家在工厂里建立一套等级制度,借此分化瓦解工人队伍。安德谢夫收买“救世军”,就是为了利用各种慈善措施来缓和工人们日益增长的不满情绪。比得·舍尔利是剧本中的正面形象,他虽然被解雇并因此而流落街头,但依然保持着人格的完整。作者在剧本结束时并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剧本明确反对贫富不均,揭露资产阶级的慈善事业和议会制度的本质,仍具有积极的意义。
分类:其它, 难度:大学, 长度:中篇, 语言:双语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The Boy in the Striped Pyjamas)
作者: 约翰·伯恩 [爱尔兰] (John Boyne)
本书除了诺贝尔文学奖,几乎囊括欧美所有文学奖,先后获得爱尔兰图书奖、巴克夏图书奖、谢菲尔德图书奖、兰开夏图书奖、英国保罗安加尔文学奖、意大利原创文学奖、美国卡耐基勋章。截止2011年,该小说已被译成42种语言出版,全球销量500多万册。改编的电影于2008年9月公映。内容简介:一个8岁男孩布鲁诺一家随着纳粹军官父亲的一纸调令,由柏林迁至乡下。失去朋友们的布鲁诺很快对新家附近的‘农庄’产生兴趣,那里有一群身穿‘条纹睡衣’的人终日忙碌布鲁诺的举止让母亲暗暗担忧,但纳粹父亲制止家中任何怀疑既定政策的行为。布鲁诺偷偷结识了铁丝网另一边的同龄男孩希姆尔,在紧张的家庭氛围和姐姐向成人世界的变化中,希姆尔是布鲁诺惟一的朋友。某日布鲁诺决定去铁丝网的另一边,换上‘条纹睡衣’以便帮助希姆尔找到父亲,不料却酿造了一场悲剧。
分类:其它, 难度:大学, 长度:中篇, 语言:双语
少年维特的烦恼 (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
作者: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德国]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本书于1774年秋天在莱比锡书籍展览会上面世,并在那里成了畅销书。内容简介:小说描写进步青年对当时鄙陋的德国社会的体验和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封建道德等级观念的反应以及对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少年维特爱上了一个名叫绿蒂的姑娘,而姑娘已同别人订婚。爱情上的挫折使维特悲痛欲绝。之后,维特又因同封建社会格格不入,感到前途无望而自杀。它是歌德作品中被他的同时代人阅读得最多的一本。
分类:其它, 难度:大学, 长度:中篇, 语言:双语
五毛钱的愿望 (The Wish Giver)
作者: 比尔・布里坦 [美国] (Bill Brittain)
本书荣获1984纽伯瑞文学奖银奖。美国《出版者周刊》对这本书的评论是:一本独具特色的魔法故事书,精彩绝伦地阐述了愿望与现实的关系。内容简介:发生在巫师树村。在巫师树村召开的教友联谊会上,来了一个名叫泰德司·布林的古怪巫师。他是一个走遍天下的人,走到一个地方就搭一个帐篷。他宣称只要花五毛钱从他那儿买一张带红点的卡片,就可以让你的一个愿望得以实现——只要你能想象到的:财富、美人、名声等都能实现。但愿望不是当场现身的,是在一张卡片上,在那个红点的深处。这只是能够实现一个愿望的卡片,所以他提醒你,想想好,别轻举妄动,然后才销声匿迹,又到另外一个地方去搭帐篷,卖五毛钱的卡片。书中三个人都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但当他们美梦成真时,一切并不如他们想象的那样愉快,他们都付出了更大的代价!因为他们的愿望却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实现,事情竟朝着可怕的方向发展……三个孩子的愿望都化为泡影,于是生活又回到原来的样子。 每个孩子都能在这里找到实现愿望的真正途径。
分类:魔幻, 难度:大学, 长度:中篇, 语言:双语
福尔摩斯: 四签名 (The Sign of the Four)
作者: 阿瑟·柯南·道尔 [苏格兰] (Arthur Conan Doyle)
福尔摩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仅凭观察和推理就知道华生早晨去过邮局发电报;从华生递给他的一块表的现状,推论出这块表原来属于他哥哥,并把他的性格、生活轨迹和结局丝毫不差地说了出来。故事以摩斯坦小姐来访开始。她的离奇经历和收到的奇怪邀请理所当然地引起福尔摩斯的极大兴趣。随着他们的赴约,故事情节逐步展开,一个个谜团逐一解开,新的谜团又不断出现。这里,福尔摩斯的聪明才智获得充分表现的机会,同时也有挫折和失败相伴。最后,由抓获的凶手讲述案件的背景和来龙去脉。
分类:悬疑, 难度:大学, 长度:中篇, 语言:双语
我的生活 (The Story of My Life)
作者: 海伦·凯勒 [美国] (Helen Keller)
《我的生活》是海伦·凯勒的处女作。作品一发表;立即在美国引起了轰动,被称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出版的版本超过百余种,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书由海伦·凯勒的《我的生活》《走出黑暗》《老师》三本书以及发表在美国《大西洋月刊》上的著名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编译而成,完整系统地介绍了海伦·凯勒丰富、生动、真实而伟大的一生,许多文字还是第一次与中国读者见面。
分类:传记, 难度:大学, 长度:中篇, 语言:双语